“福”見德化窯
-
小陶陶
2022-02-22 14:42:15 《瓷都德化》連江水 文/圖1183
8020
■連江水 文/圖
在德化宋元陶瓷文化展示館,有一個青白釉弦紋葫蘆瓶,“南海一號”宋代沉船出水的。很可愛的一個瓶子,器形飽滿,釉水肥厚,小巧可愛,讓人不敢相信它是來自千年之前的德化工匠之手。除了感嘆之外,我不禁想到這個小瓶以葫蘆為型,精致的小口輕啟,似在訴說著陶瓷工匠的精神寄寓。
青白釉弦紋葫蘆瓶,南海一號出水
葫蘆,諧音“福祿”,在很早就寄托著中華民族對幸福生活的向往,是“?!蔽幕闹匾w現(xiàn)形式。葫蘆及以葫蘆為形的器物在宋代以來多有出現(xiàn)。在德化窯體系里,筆者了解到,除了出水的宋代葫蘆瓶外,后世葫蘆形陶瓷酒壺、水盂、香插等產(chǎn)量不少。值得一提的是,眾多的明代何朝宗雕塑上都會有葫蘆印章的款識,客觀地說,葫蘆印章并非何朝宗首創(chuàng),宋徽宗就以葫蘆為型的印璽,但在雕塑鈐葫蘆印為款識是別具一格的存在,后世德化本地的雕塑藝術(shù)家多有模仿。
何朝宗雕塑常鈐有葫蘆印章
清代葫蘆形酒壺
僅以“葫蘆”來表現(xiàn)深厚的“福”文化,顯然是不止也是不夠的。
“?!睆淖畛鮿討B(tài)詞性的“保佑、賜?!保瑑?nèi)涵日漸豐富到“一曰壽,二曰富,三曰康寧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終命”,再到現(xiàn)在簡化為“幸?!薄案狻薄案!蔽幕催h流長,根植于人民的內(nèi)心深處,寄托著中華民族的偉大信念和不懈追求,而陶瓷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一部陶瓷史無疑是一條人民求福的歷史。德化窯千年窯火不息,“?!蔽幕灤┢渲?,異彩紛呈。
清代青花盤常繪有“五?!眻D案
清代花卉五彩盤
清代福壽青花盤
民國青花筆洗的福元素
其中,同樣以諧音為表現(xiàn)形式的有“蝠”——“蝙蝠”,古人以“蝙蝠”為瑞獸,是幸福祥瑞的象征,這多半要歸功于“蝠”是“?!钡耐糇帧T诘禄G以“蝠”為素材來表現(xiàn)“?!蔽幕黝}并不少見。清代青花盤子,花面常有五“蝠”繞“壽”等圖案。另外,清代五彩花卉盤,翩翩穿飛于花團錦簇間的多為蝙蝠,蝴蝶反而不多見,這一表現(xiàn)手法甚至到了民國依然頗為興盛。
梅花也是承載“?!蔽幕囊粋€重要內(nèi)容。梅花之于文人與世俗的寓意大相徑庭,文人眼中梅花是高潔堅忍的象征,而世俗里梅花因有五個花瓣,稱梅開五“?!?,寄寓“長壽、富貴、康寧、好德、善終”五種福氣。德化窯較早出現(xiàn)梅花這一“?!痹氐氖敲鞔拿坊ū切蔚谋盹椧蚤_花的梅樹,主要技法是堆貼。而同一時期的龍虎杯,杯身除了裝飾龍虎外,也有梅松等點綴。堆貼梅花的這一技法在德化窯很長一段時間里得到很好傳承,清代和民國時更是大放異彩,范圍從杯子到罐、壺、盤等,內(nèi)容也從單一的梅樹加入了喜鵲、蝙蝠、蝴蝶等喜慶元素,技法也更為繁復高超,意境更為高遠。當然,在民國后期及解放后,因模具的引進,堆貼梅花技法慢慢淡出德化陶瓷制作。做為補充,由于釉彩的引進與盛行,點釉等技法出現(xiàn),清代之后,梅花成為德化窯彩瓷的重要繪畫題材,尤其是現(xiàn)當代,梅瓶上畫梅花是手藝人喜聞樂見的創(chuàng)作手法。
明代龍虎杯常點綴梅松等圖案
點釉技藝制作的梅花醬釉民國時期渣斗
清代梅花象首白釉瓶
清代花瓶常堆貼梅花圖案
隨著繪畫技藝的進步,繪畫題材進一步拓展,清代德化窯匠人在陶瓷上繪畫“福祿壽”人物畫像并不稀缺。福星束冠居右,祿星加冠居中,壽星長須禿頂,服飾及手持之物各有特征,有青花,有五彩,多見畫于瓶腹。多數(shù)是“三福星”聯(lián)袂,少有單一星宿出現(xiàn)。德化窯以雕塑享譽全國,那么明清之際是否有福祿壽三星的雕塑?宗教題材雖說是德化窯雕塑的重要組成部分,但“福祿壽”三星一起出現(xiàn)的在民國以前倒是少見,僅單一壽星雕塑偶有存世,在窯址發(fā)掘中也僅零星發(fā)現(xiàn)。
清代福祿壽盤
清代五彩福祿壽花瓶
清代青花福祿壽花觚
文字歷來是表達信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,德化窯里的“?!蔽幕膊焕狻W运卧詠?,“?!弊衷诘禄沾善魑锷喜⒉簧僖姟ow云齋收藏了一塊明代白釉小瓷碟,形制似筆舔,瓷碟正中印有一“?!弊?。這并非印制在瓷碟的底部,可排除其做為底款的可能,做為器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主要用于表現(xiàn)作品的主題。據(jù)了解,這樣帶有“?!弊值牡禄G瓷器早些年古玩市場多有出現(xiàn),尤其是書寫“?!弊值那宕懊駠那嗷ù纱媪亢艽蟆T僬?,德化陶瓷龜印通常用于制作壽辰的米粿,既是龜崇拜的印證,也是德化窯“?!蔽幕闹匾w現(xiàn)。它通常在一個龜形圖案的橢圓模具中間反字陰刻“?!薄案5搲邸薄跋病薄柏敗钡茸?,紋樣豐富,家喻戶曉。閩南德化窯龜印年代可追溯到明代,多加釉料以中低溫燒制而成,釉色以白釉和醬釉為主,到現(xiàn)仍在生產(chǎn)使用,只是樣式反而比舊時更加簡單,多數(shù)龜印只刻一個“壽”字。
清代福祿壽龜印
當代徐志鈺創(chuàng)作的福祿壽瓶
不管時間如何推移,“?!眱?nèi)涵如何變化,一代有一代的審美,一代有一代的藝術(shù)樣式,“?!蔽幕诘禄G不同時期都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表達??陀^地說,德化窯所體現(xiàn)的“福”文化多數(shù)屬于民俗文化范疇,表現(xiàn)的是人民大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,時至今日仍然是很多德化陶瓷藝術(shù)家熱衷表達的一個主題。
每個人都是追夢人,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(quán)利,千百年來,德化窯的手藝人們以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智慧孜孜不倦于此。這或許也是草根民窯代表的德化窯之所以千年薪火不息的重要原因。
(采訪過程中得到清遠閑放主人和飛云齋主人等人的支持和幫助,在此表示感謝)
責任編輯:陳美珠
